近两年,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概念在我国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受到社会和政府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逐渐在国内绿色建筑领域成为一股新的潮流。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起源于德国,又被称作被动房,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可以用非常小的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温度,十分节能环保。作为集团“绿色名片”的北京建工技术公司,充分发挥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的深厚实力,通过对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系统性科学研究,逐步引领集团迈向绿色建筑“深绿”领域新征程。
早在2014年,北京建工技术公司就参与了北京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相关工作,开展超低能耗技术集成和监测技术研究,参与编写了《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和课题示范项目技术集成优化工作。随后,又承接了集团课题《超低能耗建筑》,为集团涉足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7年10月,公司在全集团范围内组织了首次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与发展探索”为题的培训会,由公司总工程师武艳丽对集团总部相关部室负责人和20家二级单位的主要领导、总工、市场营销主管领导进行培训。在会上,武艳丽围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背景、意义、难点、工作基础、建设构想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切实提升了全集团范围内对“深绿”节能建筑的关注和重视,并以此为起点,集团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业务开始起步。
今年初,作为引领集团全产业链发展的前端企业,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知识积累为集团撰写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市场专题研究报告》并呈报给集团领导班子每一位成员,为集团打造独具特色的被动式超低能耗产业链条梳理了发展路径和相关建议,得到集团领导的重视和认可。5月,由公司牵头,集团总经理郭明星带队相关二级单位负责人一行赴河北高碑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园区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近零能耗示范楼进行参观考察,开展合作交流,获得了集团领导认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未来建筑领域发展方向的重要判断。
“文安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超低能耗宿舍楼项目”是集团承建的国内第一栋开展德国能源署、PHI(德国被动房研究所)、住建部康居中心三标认证的产能建筑。公司作为项目技术牵头单位,携手德国能源署、PHI(德国被动房研究所)、住建部康居中心做了前期的能效咨询、设计方案以及全过程管控的工作。为使项目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公司在被动式超低能耗方案基础上,加入了海绵、智慧、绿色建筑三星、可再生能源等方案设计。
为进一步推动该项目顺利建设,公司于7月6日至8日在北京建工大厦举办了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设计培训会,围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发展现状、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和方法、材料要求、能效分析等内容,为集团总承包部、三建公司、新材公司、设计公司等在内的多家二级单位进行了上百人次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培训最后还对集团报名参与“PHI被动房”、“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师”的设计、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了考试,对于考试合格人员,将由德国能源署和PHI(德国被动房研究所)颁发认证证书。此次培训为集团被动房建筑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储备创造了条件,提升了超低能耗相关专业技术水平。
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随着相关政策、目标、技术导则和标准的研究确定和项目的落地,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建设开始加快推进,这也为集团开拓建设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今后,公司将进一步发挥“绿色名片”作用和技术支撑优势,为集团拥抱绿色建筑新“蓝海”保驾护航。